女兒。
那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下午,天氣一如往常的炎熱。飯桌上是母女倆日常閒話的家常。
可女兒突如其來的一個問題,令母親陷入了沉思。
「欸,媽。我問你哦,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從一個乖巧聽話、成績好的女兒,變成今天這樣每天都只想著要滿世界跑的女兒?」一句很簡單,隨著興致而蹦出來,沒有想過得到認真答案的問題,就這樣被丟到飯桌上了。
「沒有。我一直以為你長大以後就會是靜靜坐在辦公室,每天穿美美,坐到很高層的那種白領。」沉默了一會兒,母親如是說道。
沒有受多少教育,字裡行間都簡單直白,不多加修飾的話語往往更能擊中人心。
這個常年在外奔波,在每個地方都可以住上一兩個月的女兒,自認眼界不小,也很少被什麼事情鎮住。
可這一番話,卻深深地讓她頓住。
她從沒想過,會是這樣的一個答案。那答案不是一種期許,是一種「形象」。
她從來沒想過,這二十幾年來,她的人生也曾經是可以被「預估」過的。
她從來沒有體會過,看著一個人長大的感受是什麼。
小時候的出色都是不經意中營造的。
那時候沒有人告訴她,她的未來會是怎麼樣的,她的當下是該怎麼做的,她沒有被限制,只有無限的可能。
而父母,也曾經對這個女兒抱有無限的幻想與可能。
更多的,是他們那些不會再實現的夢想。
可他們不知道,這個女兒從小時候的乖乖女孩,變成了家中最綁不住腳的女兒。
她對世界的好奇與渴望,或許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潛在了。
在她的世界里,文字與書籍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。
每次沉浸在書里,她總能看到不同角色中的人物情感,天馬行空地把自己想象成各種角色。
她的感受力,是自然的,是天生的。
或許,那些她不曾預期的大膽和不羈都在書裡慢慢被構造,只是沒有想過有一天,也可以被自己發揮地淋漓盡致。
再後來,大環境讓她也曾壓抑了自己的想象力,怕的就是和別人不同,被質疑自己的不同。
在那些摸索的少年階段,她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一個怎麼的模樣。
她的眼裡,覺得愛比什麼都來得重要,只要是幸福的,時間如流水平靜那又怎樣。
她也曾經很簡單。
再後來,她也記不起從什麼時候開始把腳跨出去了,在每一個不同的國度,不同的時區里,穿行著。
從一開始時不熟悉飛機,到後來一個月飛14次也試過。
第一次上飛機的興奮與緊張感,至今仍在她的腦海里,不曾消失。
在她之後慣性熟悉的飛行里,總會想起那個好笑的自己。
再後來,她對世界的渴望和好奇,不斷地讓她陷入不同層面的思考。
遇上不同的人,聽見不同的故事,讓她都把這些用文字化成另一種記錄。
她從來沒有想過要從世界得到什麼,而是滿心歡喜地接納這世界給與的一切。
只是,在她來來回回出走的這些年,她從來沒有想過那個在背後默默看著她的父母有著怎樣的心情變化。
他們預估的場景和女兒的人生早就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那時候還小的她,還依賴著父母,無時無刻撒嬌的那個女兒。
到現在,可以獨立生活,有著自己原則和價值觀,並且堅持實踐的女兒。
這中間的過程,女兒的叛逆、成長,到底帶給了做父母的怎麼樣的考驗。
有多少個夜裡,面對女兒帶來的人生難題,而失眠。
然而,他們在意的並不是她的大富大貴,而是她的健康快樂。
只是當女兒有一天在世界的另一端跑累了的時候,
回頭看,
才驚覺做父母的一直都在默默接納她的變化。
父母也一直在學習,學習怎麼不把關心變成壓力,怎麼面對孩子的脫離。
再怎麼,從她還稚嫩的時候,一路接納到長大。
她在父母心裡的形象或許變了,或許不同了。
但一直不變的,是父母希望她能擁有的快樂和平安。
身為子女,我們的人生大多數的時光里都在摸索自己的角色定位,我們從來都沒有真正的明白為別人而活的那種滋味,也一直都覺得自己可以很瀟灑放縱,沒有什麼放不下的,甚至不明白父母對我們的牽掛和想念會是怎樣的一副模樣。
而隨著歲月的增長,回歸家庭的天性使然,讓人不難發現了許多過去人生無法體會的生命意義,重新換位思考這些角色。如今,才想起要聽這些故事。也或許是看的書帶給的影響,造就了這些不一樣的文字故事。
最後,
如果不是愛,那是什麼去接納這一切?
致,
天下父母心。
致,
我的父母。
This is a really beautiful post girl :’)
ReplyDelete只有越走越近 或是经历过了 才能更加刻骨铭心 加油
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