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的獨立;他的存在。

| on
1:53 AM
當我們其實不過只是——人。

「獨立?
這樣的一個議題是一直存在於腦海之中的。
到了這個年歲,約莫是100歲的四分之一了,有幸的話。
而現在身邊遇到的女性,凡多都是經濟獨立、小有事業的魅力女生們。

「我只是沒想過你那麼獨立,會需要我罷了。」男人說,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。
「我不是不會,也不是真的非你不可,但如果錢我能賺、東西我都能自己買、什麼事我都能自己做好,那要你來幹嘛?」女人說,憤憤不平。

在這樣的大環境早已改變,男女之間在事業上都各分秋色的時候,我們又該拿什麼來衡量新時代的兩性關係呢?
或許,傳統的父系社會思想,給了男人一定的框架。
「我只需要負責賺錢回家,把家庭養好,無後顧之憂,那就是我能給你最大的責任與承諾。」男人說。

但那真的是你能做得最好的事嗎。

「但今天如果我們的收入成正比,我也能讓這段關係或家庭中無經濟的後顧之憂,換言之,我不需要你來扮演讓經濟無虞的角色,那你還能做什麼?跟我一樣?在家帶孩子?還是做那個每天伸長脖子,引頸期盼老婆回家的男人?」女人說。

是的,兩性之間的關係和角色上的扮演起了變化了。

說穿了,這其實跟男人女人無關。
而是跟「人」有關。

擺脫性別上的枷鎖,誰不需要情感上的依賴與寄託?
表面上的女強人又或者年輕有為的成功青年,難道回到家中還是那個不需要任何精神寄託的「人」嗎?

我們慣用男人、女人去區別個體的情感需求和依賴程度。
認定女人通常會是比較需要情感依賴的那一方,而男人總是被這樣的索求搞得莫名其妙、焦頭爛額。

「我真不知道她到底要什麼?難道就不能直接說嗎?」男人說。

「我真的不知道他為什麼就不能理解我要什麼,難道什麼都需要說的明明白白嗎?」女人說。

但換做今天是同性之間所經營的關係,難道就不會有一樣的場景和對話上演?
不可能。
並不是絕對,但在多數的同性關系裡,也還是會在關系裡明顯區隔出偏向「男人」或「女人」的角色。

所以,其實擺脫了所謂常態的「性別枷鎖」之後,我們都只是一個個體。
我們所產生的思考和判斷事物的方向,跟大環境的聲音難道沒有直接的關係嗎?

「我就是不想要結婚,不想要生小孩,不想要成為在家帶孩子的媽媽啊,想在事業上有一番作為,賺錢是我的興趣,可家裡人一直催一直催,難道我真的錯了?」女人苦惱地說。

「我就是對賺錢沒什麼熱忱,另外一半是女強人也無所謂,我就是喜歡在她到家之前把一切弄好啊,我這樣的貼心性格卻被很多人說成是小男人。」男人無奈地說。

千百年來,社會的結構和關係常告訴我們什麼是「應該」和「不應該」。
所謂的社會秩序卻早已找不到被下定論的根源。
總該有一個「系統」去維持那麼多人類所該扮演的角色,而最簡單之間的方法就是用兩種性別去區隔。
把最複雜、有思想的個體們用性別分成兩大類,一切似乎比較容易解決。

社會在前進,思想在改變,這才是唯一不變。

我身邊的女性,都有令人欽佩的生活態度,對於生活中的美更是可以優雅感受。
事業上,可以輕易看見她們展現才智,有時候甚至比男人更加果斷客觀,不帶一絲絲情緒。
選擇把波動的情緒帶回家,一個人舔舐傷口,也不願意影響工作上的專業表現一分一毫。

令人欽佩。

但往往越是這樣的女人越是在感情上遇到不平等的對待,她們的聰明果斷經常被認為「太強勢、不女人」。
而男人在傳統的相處模式和期待中,找不到可以應對的方法,因而也同社會一般給了這些女人一樣的判斷。

大方美麗,聰明能幹,竟也會是一種負擔。
這公平嗎?

而我身邊,也出現了很多所謂不太男人的男人。
他們聰明,對藝術有不同的追求,也懂得享受生活,但對所謂男人一般得有的「賺大錢、有大志」卻大相徑庭。
他們的貼心,有時候來得比女人還要細膩,可卻不乏男人氣概。

他們能做的,是一般大男人所不能及的,懂得生活的男人。

一個在職場上女人的獨立與聰慧,真的就會讓她天性裡的那個小女人消失嗎。
而一個男人的貼心細膩,真的就會讓他缺乏了所謂男性的大男人氣概嗎。




如果我們都只是「人,如果一切沒有被「系統化」。



Be First to Post Comment !
Post a Comment